金年会网页版官网
|
金年会网页版官网:知名黄河地标始建自明代白塔古园林俯瞰兰州城兰州古称金城,是“控扼冲要、道通西域”的丝路要地,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进程的见证地,历史文化厚重,文物遗存丰富。本期《金城遗珍》栏目聚焦位于黄河北岸白塔山公园内的白塔山建筑群,再赏其“拱抱金城”之雄姿,精美灵秀之特色。 白塔山建筑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位于兰州市城关区黄河北岸白塔山公园内,遗存有白塔寺(慈恩寺)、三星殿、三官殿、法雨寺、云月寺、凤林香袅牌坊六处明、清建筑,1958年迁建、新建的一台“九曲安澜”敞厅(包括与敞厅相连的一、二台的亭、廊)、二台牌坊、三台大厅,以及凸起于峰峦之上的百花亭、迎旭阁、喜雨亭、驻春亭、五角亭、六角亭、东风亭、金山大殿等,建筑面积3021.26平方米,占地面积7826.19平方米。白塔山海拔1700余米,山势起伏、峰峦叠嶂,有“拱抱金城”之雄姿,白塔与山下横跨黄河两岸的中山桥,均为省城兰州地标性景观。 白塔山建筑群始建于元代,明正统十三年(公元1448年)重建,明景泰及清、四百余年间,依山就势,建三星殿、慈恩寺等十余组建筑。1958年,市政府将兰州旧城改造中拆除的部分特色建筑迁至白塔山一、二、三台等处,并筹资对白塔山古建筑进行了整体维修,奠定了白塔山建筑群如今的布局和规模。一、二、三台厅、廊、坊、亭或凝重中藏清秀,或敞亮中隐曲幽;建于峰峦之上的白塔寺白塔、望河楼、法雨寺悬楼、三官殿、凤林香袅牌坊等参差巍峨,峻峭别致,结构巧妙,精美灵秀,极具地方特色。 白塔山西接金城关,东连凤林关,南临古渡要津。大河映带,白塔巍峨。在此重要的节点上,经元、明、清以降600余年拓土营建,集儒、释、道于一山的寺、庙、宫观已与周边历史遗存有机地融为一体。此一隅既见证了西北地区重要关隘的兴废,浮桥、铁桥重要交通设施的更替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,也为城市发展及其景观变迁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遗存,对研究地区、经济、文化史等,均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。 白塔山建筑类型多样,别具地方特色。其中一、二、三台厅、廊、亭、坊等曲折有度,灵秀精巧;建于峰峦之上的白塔寺(慈恩寺)白塔、望河楼、法雨寺悬楼、凤林香袅牌坊以及三官殿等,造型精美,结构巧妙,峻峭嶙峋,灵动巍峨。 另外,白塔山建筑充分利用了自然山水地形,因地就势安排各类建筑。多下大上小,且多用青砖灰瓦,梁架间多装饰色调淡雅的彩绘。建筑的造型、体量、尺度、色彩都服从于与山水树木的和谐统一,空间关系处理十分得体,充分体现了当地人们的造园理念和造园技艺。对研究兰州地区建筑技术史及园林艺术史,均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。 白塔建筑不仅类型繁多,造型奇特,其砖雕、彩绘等更是集兰州市区特色之大成。集中于一、二、三台厅、庑山墙及门楣等处的云龙、团龙、海龙、穿花龙、二龙戏珠、绵地、如意、西番莲、缠枝莲牡丹纹等砖雕,多采用“浅浮雕”“高浮雕”“透雕”以及“凹面线刻”“凸面线刻”等技法,层层叠叠,玲珑剔透,将多达三四层的图案立体地展现了出来。 白塔寺是白塔山建筑群的代表性建筑,位于白塔山山顶之上,建于明正统十三年(公元1448年),清康熙五十四年(1715年)甘肃巡抚绰奇将其扩建并更名慈恩寺。该寺坐北向南,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建有望河楼、白塔、准提菩萨殿。塔、殿之间东西两侧建厢房、厢房南侧续出廊亭,分别存放青铜钟和象皮鼓,白塔东西两侧分别立《重修白塔寺记》碑和《修建慈恩寺》碑。建筑面积350平方米,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。该组建筑群保存较好,1963年白塔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 云月寺位于白塔寺东侧,建于清乾隆-道光年间(公元1735-1850年)。坐北朝南,由山门、石桥、院门及两侧续建的倒座、大殿和东、西配殿组成。建筑面积284.97平方米,占地面积1061.93平方米。 三星殿位于白塔山公园中轴线北端东侧凸起的山岗上。始建于明景泰初年,清乾隆十八年(公元1753年)重建,9年(公元1920年)毁于地震,次年重建。殿内供福、禄、寿三星,院落坐北向南,由牌楼、正殿、东西配殿、门前石狮子及围合院落的花墙组成。建筑面积160平方米,占地面积361.8平方米。 三官殿位于白塔山公园中轴线中段西侧山岭上。坐北朝南。由山门、过殿、东西厢房、正殿和东侧的偏殿组成。建筑面积319.03平方米,占地面积500平方米。供奉药王、财神、灵官三圣。始建于清康熙年间,嘉庆二十四年(公元1819年)补修墙垣及药王殿、财神殿地砖。道光六年(公元1826年)整修正殿,新建槛墙。11年(1922年)复修葺,上世纪50年代整修后曾改作文化宫,60年代改为少年宫。 法雨寺位于白塔山公园中轴线北端西侧,西邻凤林香袅牌坊,始建于清乾隆六年(公元1741年),光绪时曾重修,原为罗汉殿,未详何时改为法雨寺。坐西朝东,一进两院,建筑面积419.75平方米,占地530平方米。 百花亭位于白塔山东南麓,1958年旧城区改造时,利用拆除木构件,在白塔山文昌宫旧址上新建。建筑面积107平方米。双层歇山顶,南北朝向,平面略呈方形,一层柱网三层,中间四柱用通柱。百花亭体量较大,结构造型巧妙,保存较为完好,对研究兰州地方园林建筑具有一定的价值。 版权声明:凡注有稿件来源为“中国甘肃网”的稿件,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,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“中国甘肃网”。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6212006002 ICP备案:陇ICP备17001500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:甘B2-2006000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:(甘)字第079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编号:甘B2__20120010 主办: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团:甘肃和谐律师事务所()甘肃天旺律师事务所() 上一篇:贝聿铭30年“遗作”闪耀上海成全新地标! 下一篇:警报回响 杨浦:积极协调五角场商圈“彩蛋”、地标性建筑上演“人民防空”灯光秀 |